市场营销

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 工业固废利用三招破瓶颈

综合利用率偏低

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发言指出,统计显示,2005~2018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呈现增长趋势。在2011年达到32.28亿吨,此后一直高居之下。截至2015年,我国工业固废年产生量达到32.71亿吨。另据工信部统计,当前我国工业固废的历史累计堆存量超过600亿吨,占地超过200万公顷。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田延军也指出,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主要问题是:废弃物产生量巨大,但利用率不高,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据原环保部统计,2017年我国危险废弃物共46类460种,产生量为5480万吨。其中可无害化、资源化处置量约占1/4,未经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的危险废弃物环境危害巨大。

“2018年,预计国内危险废弃物年产生量在6000万~1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不足50%,无害化处置能力‘散小弱低’,非法转移、处置、倾倒现象严重,环境危害很大。”原环保部污防司巡视员李新民介绍。

技术瓶颈尚存

当前,综合利用仍然是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途径。“但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技术瓶颈未突破,规模化与高值化利用难以齐头并进是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田延军强调。

我国工业固废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困难较大,但其主体大致可分为各类尾矿、钢铁冶炼废渣、有色冶炼废渣、燃煤电厂粉煤灰、煤矿采掘煤矸石、各类炉渣、脱硫石膏、建筑废弃物等。对此,蒋明麟表示,要处置好工业固废及危废,实现高质量的综合利用是关键。面对各类工业固废,我国已开发了大量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技术方案,但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来看,这些处置方案仍需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其核心是要分析工业固废处置过程中的能耗、物耗指标,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处置后的产品性能、价值和寿命等。由于在工业固废处置过程中仍存在能耗过大和二次碳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要大力提倡创新和优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以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获得具有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再生产品。”蒋明麟表示。

另外,研发专用装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所采用的技术装备,大多是目前工业上通用的装备,很难适应处置性能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原料工艺技术的要求,必须鼓励有关科研院所、工业企业研发设计制造专用的技术装备,以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循环利用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此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的高技术加工、高性能化、高值化是大趋势。特别是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让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案评价有了更科学的方法。一般性低质量、低性能产品的耐久性差、寿命周期短,难以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随着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理念的发展,产品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将倒逼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该产业向高性能化、高值化方向发展。

也因此,深入研究开发材料加工技术是提升工业固废利用价值的必由之路。蒋明麟表示,通过更多的技术手段和资本投入促进研究开发,提升利废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突破现有竞争格局,做大做强的致胜法宝。

国家政策扶持

田延军介绍,为支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举措。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将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包括重点区域的冶金渣、化工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具有较大规模和示范效应的动力电池、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项目等重大工程项目。

另外,科技部也开辟了2018年“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支持工业固废方向技术的发展,专项包括了固废环境资源交互属性与风险调控基础研究、重污染固废源头减量与生态链接技术、系统性解决方案研发及集成示范等。

此外,国家还建立了专项支持资金,包括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和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专项等。

2019年3月2日 15:16
浏览量:0
收藏